「姨,這件連衣裙你穿著顯得很年輕,一點也不像50歲的人,就買這件吧?」蘭子一個勁地誇阿方,阿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八年來,這是繼女蘭子頭一次約阿方出來買衣服,這一幕真是得來不易啊!那麼,阿方和蘭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?
「姨,這件連衣裙你穿著顯得很年輕,一點也不像50歲的人,就買這件吧?」蘭子一個勁地誇阿方,阿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八年來,這是繼女蘭子頭一次約阿方出來買衣服,這一幕真是得來不易啊!那麼,阿方和蘭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?
編者的話:現今,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,人們常常用「代溝」一詞來形容,一件很小的事,一句很正常的話,都有可能引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。那作為兒女,到底怎樣才能與父母和睦相處呢?托馬弟兄原來也為這個問題苦惱,但他現在卻能與母親和睦相處了,我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經歷的。
正文:
每个做父母的都“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”,我也不例外。曾经我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标准,不断地给孩子灌输“知识改变命运”“唯有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”的思想观点,在学习上对孩子严格要求,导致孩子压力过大,对我反感、抵触,而我也活得很累!如果不是神的拯救,我们母子的关系不知僵持到什么程度……
每到周末看到其他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、学习班,我心想: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,几乎每个做父母的都把孩子培养得多才多艺,为以后的前途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如果我不对孩子要求严格点,那他肯定会被落下的。于是,我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和才艺班。孩子看我给他报这么多,就反抗说:“你给我报补习班我就已经很累了,还给我报才艺班,我不想去。”我就跟他商量:“你看现在其他孩子都是多才多艺,你不学跟不上别人。你可以选你喜欢的乐器学。”孩子黑着脸,不高兴地说:“我不想学!”看到孩子没有好学的心,我火气就上来了,语气强硬地说:“不学不行!”看我生气了,最后他无奈地选了一个架子鼓。虽然给他报的这门才艺学费高,但为了孩子以后有个好前途,我觉得这钱花得值。
上一個貼文我們談了關於我們和父母不能和睦相處的根源問
接下來我們就交通這方面的實行路途,解決這個問題。
祷告,是我們與神建立正常關係的重要途徑。但為什麼有時我們的禱告不蒙神的垂聽呢?到底如何禱告才蒙神稱許?這都是以往我曾困惑過的問題,直到通過一場特殊的經歷,才讓我對禱告有了新的認識……
流感來襲,為孩子禱告
2017年6月底,女兒中考結束後,打電話問我怎麼報志願。我一聽是這事,便不假思索地說:「我早都想好了,第一志願報縣一中,第二志願報縣二中,第三志願就報職中。」女兒遲疑了一會兒說道:「媽,如果我考不上一中和二中,你能讓我報鄉鎮高中嗎?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報鄉鎮高中呢,我……」沒等女兒說完,我就打斷她的話,堅決地說:「不報,考不上一中、二中,就上職中。」掛掉電話後,我心想:女兒年齡小,考慮事情太簡單了,我得多幫她把關。根據她平時的學習情況,正常發揮應該可以上一中;萬一發揮失常也能上個二中,職中是最壞的打算。就這樣,女兒報志願的事,就這麼按著我的計劃決定了。
沒過多久,中考分數下來了,女兒考得很不理想,縣一中、二中都沒考上,按照我的計劃,只能去職中了。過了幾天,學校通知可以改志願,女兒就和我商量說:「媽,我好幾個同學都把志願改成鄉鎮高中了,你說我去還是不去呢?」我一聽她又想去鄉鎮高中上學,就氣不打一處來,大聲地說:「別人都是從村裡來縣城上學,你倒好,從縣城跑村裡去上學,這說的過去嗎?」女兒見我態度強硬,就小心翼翼地跟我商量著來,想讓我同意她去鄉鎮高中上學。而我已經決定好了,就沒答應女兒。女兒的心願沒達到,整天悶悶不樂的,家裡的氣氛也變得很沉重。後來,我再問她上學的事,她一聲不吭,有時把她問急了,她就乾脆說:「你不都已經安排好了嗎?」就這樣我倆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。
我是一個單親媽媽,離婚後獨自帶著女兒生活,日子簡單而快樂,只是五歲的女兒非常調皮,我越來越管不住她了,這讓我特別苦惱。
一天,我早早起來,收拾好房間做好飯,一看表已經七點半了,我趕緊到床邊喊還在熟睡的女兒:「妍妍,起床了。」小傢伙扭了扭身子,繼續睡覺。我無奈地搖了搖頭,又輕輕拍了拍她:「再不起床上幼兒園要遲到囉!」「不要!我不要上幼兒園,我要睡覺!」女兒生氣地帶著哭腔說。說完還用被子把頭蒙上,我扯下她蒙著頭的被子,嚴厲地說:「昨晚讓你早點睡還不聽,現在起不來了吧?快起床,再不聽話媽媽生氣了!」見女兒還是沒動,我不由得提高分貝,大聲說:「起床,立刻,馬上!」我邊說邊把女兒拉起床,好不容易過了起床這一關,讓人頭痛的事還在後面。「來刷牙吧?」「不要!」「來洗臉吧?」「不要!」「來梳頭吧?」「不要!」……看她處處跟我擰著來,我氣不打一處來,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呢?我竭力忍耐,又哄又勸,簡單的穿衣洗漱硬是磨蹭了半個小時我們才出了門。
曾經看過一個親子節目,其中一個老師說:「在這個世界上,做律師是要拿證的,我們開車要拿駕照,做爹做媽是不用拿證的,我們就這麼做了。問題是,就這麼做了,我們卻要做一輩子,似乎這個裡面不需要我們學習,就在這個角色裡要一輩子,這是我們一生做的最長的一個角色,反而我們沒有去學習。」是啊,我們沒有學習如何做父母,卻要為人父母一輩子,而親子關係若處理不好,最親的人往往容易成了冤家。不過感謝神,是神話語的帶領,給我補上了這一課。
女兒小墨上高二的時候,由於我的工作變動,需要與丈夫到另外一個城市工作,留下女兒在原來的城市讀書。後來我與丈夫商量:我們現在收入不高,女兒就讀的學校費用比較高,而且還需要找寄宿家庭,這樣開支就比較大了,如果女兒來我們所在的城市讀書,我們的經濟壓力就可以減少一點……商量後,我決定跟女兒說這個事。
中文聖經網【父母與兒女】放下觀念,我看到了神的作為
兒子與兒媳在外打工幾年掙了十幾萬。我就在心裡計劃著在家帶孫子,他倆再找個工作,每月掙幾千元,安安穩穩過好日子就行……
女兒在前邊歡快地走著,朝陽拎著行李箱在後面看著女兒的背影,心想:再過一會就走了,這一走,說不定什麼時候回來,不捨與擔憂占滿了朝陽的心。他給女兒買了一些零食,還買了暈車藥,把女兒送上車後又一次囑咐:「在那干活累,干不了就回來;到地方先回個電話,以後常跟家裡聯系;胃不好少吃涼食,要學會照顧自己,別讓大人擔心。」客車要啟動的那一刻,朝陽又戀戀不捨地看了女兒一會兒才下了客車。看著揚起灰塵遠去的客車,朝陽的心也隨之被帶走了,莫名的心酸湧上心頭,眼淚在眼圈裡打轉卻沒流出來,直到客車看不到了,朝陽才拖著沉重的腳步往家走去。
與天下所有父母一樣,我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,有一個美好的未來。為了這個願望,我費盡心思,嚴加管制孩子讀書,可是最終不但沒有讓孩子的成績好起來,反而使我們母子的關係變僵了,甚至還導致孩子離家出走。後來在神話語的帶領下,我找到了使我痛苦的根源,消除了我與兒子之間的隔閡,還給兒子自由的同時,我也活得輕鬆釋放了……